首页|简介|校园新闻|园丁广场|教育研究|教育督导|缤纷校园|文明创建|家长学校|科技志愿者在行动|联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园丁广场 > 党政工团 > 党政工团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办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

时间:2016-03-23  来源:  作者: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办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
 
云龙区教育体育局 王艳
(2015年12月2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上午好!
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主题是“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敬请批评指正。
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第一方面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方面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策略和各地试点做法;
第三方面云龙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探索。
首先,汇报第一个方面内容: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一是党和国家及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缘、贫困倾斜……”这些要求非常明确,通过缩小区域、城乡、特殊群体之间的差异,给每个学生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习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发表重要讲话,将教育摆在民生之首,再次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总书记用“教育是民生之基;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一个人只要受到良好教育,一辈子生计不成问题”的三句话,充分阐明了发展教育的战略意义。总书记强调均衡发展,强调“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进一步明确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二是教育均衡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均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教育作为政府公共服务项目的重要一环,只有教育公平,普通老百姓才有可能与社会其他阶层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才有可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社会才有可能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正因如此,教育均衡发展对社会的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教育均衡发展也是群众的幸福追求。目前“转型升级”、“新常态”已成为社会热词,这是一种由量到质的转变。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着变革,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原先的“寻求生存空间”转变为“提高生活质量”,落在教育上,就是“有学上”变为“上好学”。
下面,汇报第二个方面内容: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策略和各地试点做法
一是国家及省级层面教育均衡发展策略。▲2012年,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中,明确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每一所学校都要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同时启动了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的创建,这是近二三十年来全国实现“普九”之后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性教育创建活动,目的是缩小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江苏省作为教育大省教育强省,在全国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提出创建“优质均衡示范区”和“省教育现代化提升工程试点工作”。并提出“七个一样”工作目标:“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学生个性一样得到弘扬、人民群众一样满意。
二是目前全国教育均衡的现状。从全国整体形势上看,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存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不均衡的问题。从东西部的情况来看,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全方位的。以生均教育经费为例,上海(小学每生每年1600元;初中每生每年1800元)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是贵州的7倍,初中生是江西的近10倍。如此大的差距,不仅造成硬件的投入没有可比性,软件的投入更是相差甚远。从城市与农村的情况来看,教育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近年来全国预算教育经费约60%用于义务教育,其中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只有35%左右。城市和农村教育的硬件及软件相差很大,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与城市有很大差距。
三是全国在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策略是“试点先行、以点带面”。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三个有影响、可借鉴的发展案例。
案例一:安徽铜陵——“零择校”
这一模式触及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人力资源配置的改革。主要做法:一是“名师迁移”,使教师由“学校人”转化为“系统人”,在远近郊区间进行教师双向流动,优质学校教师必须平均分到各薄弱学校中。二是“生源指标到校”,将重点高中招生计划按比例直接分配给辖区初中,以遏制择校热。这种做法体现了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优势,但一刀切的削峰填谷也影响了学校的特色发展。
案例二:北京东城区——资源共享
东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区域,聚集了全市1/3的文物保护区,制约了硬件改造上的大拆大建。东城区确立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主要做法:从优质课程资源入手,启动“走进骨干教师课堂选课系统”,教师可以随时了解近800名骨干教师的教学进度并听课;启动“学习e网通”,来自不同学校网络远端的学生们可以足不出户提问,专家们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解答。这是典型的以信息技术推进教育均衡。
案例三:上海——集团化办学
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海10年前就将“集团化办学”列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项目。近几年,上海又实施了“新优质学校”项目。主要做法:在一个核心机构或品牌学校的牵头组织下,组建学校共同体,在学校规划、日常管理、课程建设、教师发展与设施使用等方面实现共享共生。以和我区联谊共建的上海市向阳小学为例,向阳小学作为上海名校托管了相对薄弱的永嘉校区,托管后效果明显,两校区各学科合格率相差2%以内,家长对学校的满意率分别为99.91%、99.85%。同时,向阳小学又托管了嘉定区德富路小学,着力提高偏远新建学校的办学水平。
下面,汇报第三个方面内容:云龙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探索
云龙区现有初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15所、幼儿园55所、特教学校1所。在校中小学生32272人,在园幼儿11221人,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职工1775人。
2012年,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江苏省率先启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工程试点”工作,我区是全省八个试点县区之一。借此东风,区委区政府确定了教育“四区同创”的奋斗目标,即以推进“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工程试点区”为统领,以“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为突破,全面推进“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的创建,推进全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2013年,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区以98分全市第一、全省第二的成绩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检查验收;以全市第一、全省第三的成绩通过了“省首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检查验收。2014年,教育部与江苏省政府签定了《部省共建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协议》,我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全市唯一的“省首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单位”。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区也和全国众多城市一样,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城市化发展的迅速推进,国家“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外来人口如潮水般涌入城市,这些就使得优质教育资源这块“蛋糕好做却不好分”。2012年,全区小学招生4773人,其中外来务工子女490人,占总量的10.2%;2015年,全区小学招生6187人,其中外来务工子女1355人,占总量的21.9%,这个比例呈逐年增长的态势。2015年小学毕业人数为3629人,当年小学招生6187人,一年级新生比毕业生多了2558人。按一个班级45人计算,这2558名学生就需要增加教室57口,增配教师147名,云龙教育的均衡发展压力很大。
2015年,我区提出“一个新突破、三个走在前”的科学发展战略,把“确保优质均衡教育走在全省、全市前列”放在重要位置。明确提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继续实施初中名校托管、小学集团化办学和学前教育市场化运作,让云龙拥有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群众。加强优质均衡教育,促进东部城区学校提档升级和新城区学校优化布局。”这为云龙教育优质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激励着广大教职工奋发有为、拼搏进取,为把优质教育惠及云龙百姓、努力办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而不懈奋斗。
目标,就是发展的方向。云龙教育围绕“优质均衡”这一发展核心,建构了“机制先行、硬件保障、人才强教、质量提升”的发展思路。
(一)突出机制先行,科学打造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系
一是学前教育突出公益普惠。紧紧围绕“增量提质”目标,大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高质量”的发展体系。按照省优标准新建、改建幼儿园21所,其中投入3100余万元在边远薄弱区域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7所,保障薄弱区域幼儿入园。成立了云实幼教育集团,将7所区属公办园全部纳入云实幼教育集团管理。全区还有幼师幼教集团、公园巷幼教集团、阳光幼教集团等多个部门及民办的幼教集团。大力扶持民办园发展,每年给予普惠性民办园每园3-5万元补贴。现在全区55所幼儿园中,省优质园28所,市优质园21所,优质率达89.1%。
二是小学教育突出集团化办学。云龙区充分利用名校众多、优质教育资源集聚的优势,推进教育集团建设的实践中,一直在进行着探索。2010年、2013年分别将新城区人才家园小学、绿地商务城小学交由青年路小学办学,成为青小的分校;2014年,成立了青年路、公园巷、附小、解放路、云兴5个小学教育集团;将李庄、下河头、土山寺3个涉农分校分别交由公园巷、解放路、云兴3所学校进行一体化办学;2015年,将新接收的新城区经十路小学、新元小学分别交由徐师一附小教育集团、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管理,将华润小学、新城区惠民二小分别办成云兴小学、潘塘中心小学的分校。各分校校长均有总校具有丰富管理经验、业务能力强的副校长担任,分校班子成员均是从总校已经培养成熟的校干队伍中选拔。集团内学校、托管学校间均实施“五统一、三共享”管理机制,统一文化建设、统一教学教研、统一学生管理、统一质量评价、统一考核机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质师资队伍、共享优质教科研成果,实现了名校与新校、名校与弱校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扩大全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特别是对土山寺、下河头、李庄3所涉农分校的改造,投入700余万元对3所分校全部进行了加固改造,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像下河头、土山寺分校原先一到夏季多雨季节,校园积水严重,通过加固改造,土山寺校园垫高30公分,下河头校园垫高40公分,局部甚至达到50公分,并重新布局排水管网,彻底解决积水问题。同时总校精心选派优秀教师群体到分校任教,3所分校70%的教师都是总校选派过来,其中有国家、省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有市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如今“小公园”“小解放”“小云兴”出现在村民面前,学生不再流失,并且出现“回流”现象,实现了村小与市区名校的全面接轨,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上“名校”。
三是初中教育突出“名校嫁接”。初中教育一直是云龙教育发展的“短板”。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变被动为主动,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在市教育局指导下,确立了“名校托管、全区支持、全员竞聘、转型升级”思路,打破管理体制制约,成立徐州三中云龙实验学校,由市直属徐州三中托管区属二十九中、三十中学校托管短短一年多,教师、学生的精神面貌显著改善,成为云龙教育均衡发展的亮丽“名片”。今年,考取省四星级重点高中学生达27人,占17%,是往年的3倍。大提速般的进步获得了百姓的充分认可,今年,初一招生报名1300人,录取321人,是托管前的2倍以上。在此基础上,我们在积极吸收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利用三十中场地引进徐州树人中学办学,成立徐州市树人中学云龙校区,今年已招收2个班学生。
(二)突出硬件保障,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条件
一是推进学校建设,优化学校布局。随着城市建设,云龙城区东部及新城区开发了大量楼盘。按照“做强西部、提升中部、发展东部、规划建设新城区学校”的思路,“十二五”以来,全区新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7所,占地面积13.6万平方米。
二是实施加固改造,优化学校环境。我区把校舍安全加固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按照抗震8度标准,将校舍打造成最安全的场所。实施校安工程五年行动,先后投入资金2.77亿元,全面完成17.6万平方米加固任务。今年,又投入资金3900万元,推进云兴小学、民富园小学、黄山中心小学、三十中学教学楼扩建工程,缓解新生入学压力。
三是加大装备投入,优化信息化水平。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近三年来,投入7000余万元用于教育装备建设,现已实现光纤到校,多媒体到班,大屏幕红外触摸液晶电视和视频自动录播系统全面普及,所有学校教育装备水平均达到省一类标准。全区所有多轨制学校均通过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验收。全力构建“数字化云龙教育”体系,以“网络备课系统”为中心,开发整合“网络视频教研平台”、“教师网上远程培训平台”、“自主学习评测平台”、“视频会议系统”、“微录播系统”等教学办公系统,使软件媒介之间达到同创共享、有效使用。
(三)突出人才强教,全力打造优秀教师群体
一是加强名校长队伍建设。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位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有人格魅力的校长,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局全面加强与“上海市洪雨露名校长培养基地”合作,成立“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洪雨露工作室”。实施名校长建设工程,以洪雨露工作室为平台,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成立专家导师团,实施“问诊式”专题调研活动,逐步打造云龙区中小学名校长队伍。在全区18所中小学中,从洪雨露名校长工作室走出来的“一把手”校长占56%。
二是推进名师队伍建设。群众对优质学校的认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所学校优秀教师群体的认同。我局加宽区级名师培养“底盘”,通过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加速孵化名师名家。落实“洪雨露工作室”和市、区两级名师工作室三年培养计划,刘婷工作室、张忠艳工作室被评为市级名师工作室,组建了9个首批云龙区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目前,全区共有省特级教师6名,区级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等354名,达20%以上。
三是建立教师流动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是教师均衡,教师流动是实现教师均衡的有效途径。我区建立健全教师队伍流动导向机制,引导优质师资力量向相对薄弱学校辐射与拓展。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满两届原则上应进行交流。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6年,离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上,每年应按照不低于15%的比例进行交流。每年都有200余名校干、骨干教师、教师进行交流,学科覆盖率达100%。
(四)突出质量为本,大力推进学校品牌创建
一是规范为本,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建立在每所学校规范发展的基础上。依法规范办学行为,突出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推进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设,落实校长负责制在学校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推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校务委员会制度。制定《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方案》,出台《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工作意见》,组织开展中小学常规管理校校行等活动,召开学校精细化管理现场会,充分发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对规范办学的督导职责,全区各校全部达到管理规范要求。
二是推进学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是有质量的均衡。 我们抓住课程改革的核心,采取“典型示范、典型带动”,纵深推进“学讲行动”,打造课堂教学升级版。启动“学习任务单”、微课资源库等建设,为教师、学生提供“学讲”资源支持。全面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各校每周拿出半天时间进行校本课程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平台。今年9月,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率专家团到我区专题调研信息化与学讲多元融合情况,给予充分肯定。
三是强化特色,促进学校“一校一品”。教育现代化,不仅是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更是办学思想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此,我们提出让每所学校都办出自己的特色,以特色建设促进均衡发展。青年路小学的国际化教育、公园巷小学的艺术教育、徐师一附小的三雅”文化、解放路小学的“六大解放、六小少年”、云兴小学“理解生命、智趣多元的生长教育”等办学成果,特色鲜明,影响广泛,深受社会赞誉。而且一大批新的名校正在形成,逐步受到辖区居民的认可。如:国家级绿色学校民富园小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黄山中心小学开设“ipad班”,使数字化与学讲课堂充分融合;绿地小学以“求真尚美盈润生命”为理念,为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奠基;津浦西路小学校园足球,11次获省比赛冠军,培养出孙可等10位“国字号”球员;以英雄名字命名的王杰小学,追求超越教育,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平桥中小学依托儿童快乐家园品牌,为流动儿童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等等。目前,全区各校都能彰显一个特色、塑造一种形象、形成一道风景。
近几年,云龙教育在推进均衡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省政府曹卫星副省长、省教育厅沈健厅长等领导先后到我区指导检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江苏教育》等国家、省级媒体前来采访报道。下面请大家观看我区教育均衡发展的专题片,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我区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播放专题片)
各位领导,同志们。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是落实云龙区委、区政府“确保优质均衡教育走在全省、全市前列”战略的重中之重,也是落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体现。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瓶颈问题需要突破。我们坚信,有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有全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关心帮助,有广大教职员工的团结协作、负责担当,云龙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推荐资讯
家书|自家的老师 自家的孩子
家书|自家的老师 自家
校园那些事儿
校园那些事儿
滕抒辛绘画作品选
滕抒辛绘画作品选
举办中秋画展 浸润传统文化
举办中秋画展 浸润传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