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简介|校园新闻|园丁广场|教育研究|教育督导|缤纷校园|文明创建|家长学校|科技志愿者在行动|联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研究 > 论文撷秀

你给孩子储备了什么

时间:2008-12-10  来源:  作者:
你给孩子储备了什么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在骆驼面前有一堆青草和一堆干草,骆驼在不停地嚼食着干草,却不去理会那富有水分的青草。不明白其中原因的人发出疑问时,骆驼的主人说:骆驼常怀忧患之心,随时准备着接受主人的任务去穿越沙漠。它是在给自己储存养料,干草虽苦涩难咽却有利于忍耐饥饿,它每晚能吃下几十公斤干草。骆驼为了迎接任务,而为自己储存养料。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一些家长又为自己的孩子储存了什么,财物,房产家长们首先想到的或许就是这些,让孩子们将来衣食无忧,即使自己随时死去都可以安心了。
一、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
作为家长给予孩子的应是一生的健康--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那是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和最大的财富。因为只有拥有健康,孩子才会是勇敢的,快乐的,积极的,自信的。他们会微笑地面对生活,勇敢地面对挫折。正如卢勤说的:“我们可以代替孩子做事,但是代替不了孩子成长,种子是父母撒播的,成长还靠自己。我们不能满足于准备好一切去迎接孩子,而应该让孩子准备好去迎接未来。”
孩子不属于温室,而属于阳光,属于雨露,属于自由新鲜的空气。在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给予了孩子足够的呵护时,孩子失去了她成长最重要的元素--自然和天性。我希望我的孩子嬉戏在水中,奔跑在田间,呼吸雨后的空气,享受风过的宁静,每天都有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因为她的笑容告诉我“妈妈,我很健康”。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我要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那是“我能行”的内在动力。卢勤说:“我们精心培养出来的孩子,早晚一天要走向社会。”孩子是属于社会的,总有一天,她会离开你去接受独立的人生。而社会是现实的,甚至是残酷的,充满了竞争和淘汰。尤其是21世纪,它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磨练和挑战,我们的孩子,做好准备了吗?
 二、给孩子一个完美的人格
勇气、优秀的品质、责任感、知识
卢勤说:“真正对孩子一生负责的父母,应帮助孩子开发自身的财富。”当前,对家长而言,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素质。首先是要更新家庭教育观念,纠正观念上的偏差,建立与儿童智能和个性发展同步的全人教育理念。儿童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更是不断发展的人,作为家长应尊重孩子的自然属性,采取宽严适度的原则,从孩子的志趣出发,从“小”抓起,从“基础”抓起,加强养成教育,把一些做人的品德和思想逐步内化为孩子的信念,教育孩子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广泛的阅读,深刻的体验
其次,要做到身教与言教相统一。家长的言行和家庭的氛围就是一本最生动、最真实的教科书。一些家长工作不努力,没有上进心,牢骚满腹,得过且过混日子,这怎么能使孩子去积极地面对人生?有的家长自私自利,为个人的名利而不择手段,这怎么能培养出一个具有高尚无私品格的孩子?所以,为了教育孩子,家长要提升自己的品位和威信,要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精神支持。
教育正如“人”字,一撇代表思想品德,一捺代表文化知识,无论缺了哪一笔都不行。
孩子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性的东西,还应有心灵上的爱抚,他们只有在爱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相对于物质的满足,孩子们更需要心灵上的满足。他们缺乏的是与父母之间的交流,缺乏的是来自父母心灵深处安宁的熨帖和精神上的支持。李圣珍用自己的心去体察孩子们的感觉,搜索孩子们的需求,她也用心去反馈孩子们的需要,用具体、细微的行动去摩抚孩子们受到创伤的心灵。送什么样的礼物给孩子呢?这是许多家长在儿童节前都曾思考过的问题,大家想到了衣物、想到了书籍、想到了玩具、也想到了带孩子去感受某种特别的体验。然而奇怪的是,根据众多反馈的信息,虽然家长苦思冥想,可孩子们似乎并不特别领情。
是啊,现在的孩子都称为小皇帝了,他们有各类新奇刺激的游戏和玩具,有种类丰富的书籍,有多姿多彩的娱乐方式,吃极尽科学营养,穿讲究品位时尚,就物质生活而言,几乎天天在过节,再加上祖父母和爸爸妈妈全方位的爱的付出,他们还会需要和稀罕什么呢?
三、让孩子拥有丰富的知识
四、教给孩子生活的能力
   中国的家长向来是最疼爱孩子最乐意为孩子奉献的,有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辞去国内待遇优厚的工作,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背井离乡,去国外做陪读妈妈,受尽辛苦;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有出息,对自己苛刻俭省,对孩子却极尽大方,满足他的一切需要;孩子上大学了,还有家长不辞万里,抛家别夫前去陪读,照顾子女的衣食住行,可是,这种无微不至的爱与照顾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中国的孩子一生下来,就得按家长的意志生活,从吃到穿到上什么学报什么班,全是由家长说了算。他们为孩子设计了某种锦绣前程,并为了这个既定的路执著、坚决地一步步迈进。这个锦绣的前程也许是自己曾经的理想,也许是时下一种人人倾慕的优裕生活。在这一点上,家长很少顾及孩子的感受,总以为一切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就应该接受和理解;总以为他们还小,缺乏对生活和社会的认知能力,怕他们受苦碰钉子。至于孩子的意愿和理想,家长不仅不清楚,即便是清楚也未必认同
按需给爱,适当放飞孩子的理想,一直是孩子所期望的,我们作为家长,曾经也是个孩子,想想当年的自己,再看看今天这些被我们用溺爱管制着的孩子,家长是不是应该做一些新的思考与尝试呢?
 
推荐资讯
家书|自家的老师 自家的孩子
家书|自家的老师 自家
校园那些事儿
校园那些事儿
滕抒辛绘画作品选
滕抒辛绘画作品选
举办中秋画展 浸润传统文化
举办中秋画展 浸润传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