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简介|校园新闻|园丁广场|教育研究|教育督导|缤纷校园|文明创建|家长学校|科技志愿者在行动|联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研究 > 论文撷秀

“乐教”促“乐学”

时间:2006-06-07  来源:  作者:
 

“乐教”促“乐学”

 

一提“作文”,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皆“谈虎色变”——怕教或怕学。

我认为:只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培养写作兴趣,设计出好的训练内容,实施优化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严格训练,作文教学就能获得成功。

   一、调动情感,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类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要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即主动参与的欲望——“我想写”。只有使学生产生“我想写”,才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首要的一点就是捕捉学生感情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真正让兴趣、情感自始至终贯穿于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三年级要侧重训练写好一段完整、连贯、通顺的话。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踏踏实实地练好这个基本功。在学生尚未掌握写一段话的技能时,教师要“扶”他们一把:降低写作坡度,架设“阶梯”,让学生能“攀”上去,摘着“果子”。特别对于刚刚学写作文的学生,详细的指导是应该的,老师讲得详细,留给学生做的事只是用笔把老师的话写出来。

如我在教三年级学生作文之前,先讲了一则小故事——《怀素写字》,然后理清这段话的三层意思:(1)怀素从小就认真练字;(2)怀素苦心练习的过程;(3)怀素终于成为一名大书法家。要求学生先练习口述,再用笔记下来。只要文句通顺,能写清三层意思的都得优秀。最后,我告诉孩子:作文就是用“我手”写“我口”,怎么说,怎么想,就怎么写。“啊,作文这么容易!”孩子们不怕了。我再让他们仿效着写了《我学做操》、《我学作文》。三次练习浅近易学,很快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一点也不难。孩子们喜欢作文了。

如果教师一走进教室,开门见山地说:“今天写作文。”孩子们肯定会皱眉叹气:“唉,又要写作文!”而我们有时指导作文又缺乏方法,通常是出示标题——讲解要求——进行写作。这样的环节学生很厌烦,作文束手无策不足为怪。现在,我们小语书上所选课文大多都是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文章,如果上完课文后,再结合课文进行小练笔。因为有方法可循,有范文为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写成了一篇小文章。

二、创设情境,指导练笔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达意。

四年级的学生对事物开始有了较正确的感知,情感也丰富起来,而且有了抒发这种感受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去点燃孩子内在的这团情感之火。课堂素描就是创设情境,点燃孩子情感之火的最佳训练。我对此情有独钟,常常是一遇偶发事件,就“计上心来”,不失时机地、别出心裁地指导学生练笔。正上着课,突然窗外下起了大雨。同学们纷纷小声议论:“下雨了,下雨了。”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触景生情,即兴习作。我问:“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集思广益,就连表达能力欠缺的王芳也发出了感慨:“雨点像断了线的珠子从天上落下来。”多美的语言,同学们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当然孩子们的文章也写得动情入理,文句特别通顺、流畅。

孩子们爱写,有内容写,就能写得无拘无束、轻松、明快,描绘出真实的、神奇的童心世界,感受到作文所带来的欢乐。

三、学会自改,提高能力

叶圣陶先生这样说过:“文章不好,原因之一就是自己不改或少改。”又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然而,人们往往忽视教师的改必须建立在学生能够完全理解,而且能够转化为作文的实际能力的前提下。否则,再精细的批改,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是无济于事的。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但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自己修改习作的要求还不能太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是:读、想、比、赏。

读。一篇习作写完,要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改过来。这是修改作文最基本的。从而锻炼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想。在读习作的过程中,要反复思考词句或是布局要不要调整,要不要修改,以至达到最好水平。

比。把自己写完的习作跟课本上的范文比。通过细心的比较,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及时修改自己的文章。

赏。在自己完全修改好习作之后,进一步赏析自己的文章,体会文中妙的词语,美的意境。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用以上的方法指导学生反复进行习作修改的训练,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就能逐渐形成,作文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情感激励,恰当评价

作文的情感来自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老师的鼓励。等第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一个高的等第而喜形于色,甚至手舞足蹈;因一个低的等第而无精打采,垂头丧气。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可收到很好的效果。对优等生给优秀是在情理之中,但每次都给最高的评价只会降低鼓励作用,对优生着重一个“精”字,要严格些;对一般学生,要有意识在圈圈点点,给以鼓励;对较差的学生习作,注意点滴进步,不放过用得好的一个字,写得妙的一句话,加以赞扬,给以高的等第。

在作文训练整个过程中,我还注意了因材施教,分层次设计“弹性作业”:对学困生低要求——写一、两段通顺的话,字迹工整,标点正确就行了,意在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对优生“压担子”——加大写作的量,不仅篇幅要长,而且不写错别字、病句,还给以发挥才能的诸多机会;对中等生则要求踏踏实实——一篇比一篇好。

总而言之“乐教”是“    乐学”的前提,“乐学”是“乐教”的结晶。只有教师“乐教”,才能促使学生“乐学”。教学相长,“教”与“学”双方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习作就一定能结出丰硕之果。

推荐资讯
家书|自家的老师 自家的孩子
家书|自家的老师 自家
校园那些事儿
校园那些事儿
滕抒辛绘画作品选
滕抒辛绘画作品选
举办中秋画展 浸润传统文化
举办中秋画展 浸润传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