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简介|校园新闻|园丁广场|教育研究|教育督导|缤纷校园|文明创建|家长学校|科技志愿者在行动|联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园丁广场 > 德育天地 > 心理健康

93%学生觉得自己父母不够好

时间:2007-10-29  来源:  作者:
只要孩子写得出理由并且积极推荐,自己的父母就能当上“优秀家长”。评选条件如此“宽松”,可最终的评选结果却让评委们大跌眼镜:只有7%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是“优秀家长”,其余的93%则对父母“不够满意”。
 
  孩子心中怎么有这么多“坏家长”?他们眼中的“好家长”究竟什么样?哪些已被家长习以为常的举动最令孩子不满?许多问题,吸引着此次“优秀家长”评选活动的策划者、南航附中德育副校长刘必豪进行了一番深入调查――
 
  改规则改出意外结果
 
  南航附中评选“优秀家长”已经很多年了,以前的评选方式主要由老师推荐,结果往往是能配合老师管教孩子、不徇私情的“严厉型”家长、或者孩子大错小错都要向老师汇报的“二报型”家长能够当选。
 
  “老师眼中的好家长,真的也是孩子心中的好家长吗?”刘必豪心里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所以今年,他决定改变评选方式,把“优秀家长”的投票权交还给学生,并且“没有名额限制”。
 
  许多老师提出异议:“谁会觉得自己父母不好,让孩子自己选,肯定100%的父母都是优秀家长,这样的评选还有意义吗?”
 
  凭着多年从事德育教育的直觉,刘必豪觉得结果未必如此。而学校也出于鼓励家长的目的,没有修改规则。
 
  评选结果出来了:全校近2500名学生,只有177人推荐自己的家长为“优秀家长”,仅占7%!
 
  “坏家长”像:
 
  板着脸光知道挣钱
 
  刘必豪想多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从“93%”里选了20名学生,一边听他们畅谈自己的父母,一边随手画出了“坏家长”的标准像:
 
  表情:整天板着脸,让人看着害怕,可敬不可亲;
 
  爱好:只知道赚钱,对孩子关心不够;
 
  习惯:整天唠唠叨叨,让人听着烦;
 
  心态:要求孩子学艺术,却只把艺术当成敲门砖,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
 
  相处:谈不到一块儿,一谈话就吵架……
 
  “好家长”像:
 
  温暖、随和、相伴
 
  孩子心中的“好家长”是什么样呢?177份推荐表上,记载着答案:真正能打动孩子心灵的,全是日常小事。
 
  高一年级的周永继同学回忆了自己上小学时的一件事:他与同学放学后在校门口哄闹,兴奋过度,摔破了头,他给妈妈打了电话,妈妈立刻赶来,并没有责备他,而是嘘寒问暖。
 
  严梦曦认为自己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严妈妈文化程度不高,却坚持亲自为女儿辅导功课。她常在开学前的两个月,就为女儿把各门学科的知识点从头至尾整理一遍;还常常与女儿一起探讨问题,两人意见不合的时候,女儿会不耐烦,而她总是心平气和。她还会主动为女儿买喜欢的歌星磁带,但督促她完成了学习任务才可以欣赏音乐。
 
  张艺羚很动情地回忆了父亲是如何坚持8年陪她晨练的。父亲工作很忙,晚上睡得很晚,但为了增强女儿的体质,他每天5点起床,把女儿喊起来,陪练到6点半。
 
  专家观点:做个“伴随型”家长
 
  心理咨询师王天文老师认为,从孩子们评选出的优秀家长的种种事迹看出:愿意花时间、精力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家长更容易受孩子欢迎。这里的“陪伴”不仅仅是共同生活,而是有任务的分享,有精神的交流。无论家长地位多显赫,在孩子眼里他们就是父母。孩子需要的只是家长的一份理解,他们并不在意家长的文化程度。家长应该尽自己的责任,多抽出点时间陪伴孩子,面对面彼此沟通、彼此关爱。
推荐资讯
家书|自家的老师 自家的孩子
家书|自家的老师 自家
校园那些事儿
校园那些事儿
滕抒辛绘画作品选
滕抒辛绘画作品选
举办中秋画展 浸润传统文化
举办中秋画展 浸润传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